2025年10月国内光伏组件中标规模达3.06GW,TOPCon组件投标均价微涨至0.715元/W,N型组件占比近七成,行业呈现“量减价稳”特征。
一、中标规模与结构:N型组件主导,TOPCon占比近七成
总体规模
2025年10月,国内光伏组件中标规模(含入围)达3.06GW,其中已定标规模2.46GW,第一中标候选人规模0.6GW。N型组件中标规模(含入围)达2.07GW,占比高达67.5%,成为市场主流。
TOPCon组件投标均价为0.715元/W,较年初涨幅约4%,价格微涨反映成本支撑与行业反内卷政策成效。
区域与项目贡献
河北交投察汗淖尔流域治理+乡村振兴二期项目(张北县、尚义县、康保县)贡献超1.2GW增量,成为本月最大单一项目来源。
山东华电户用分布式鲁东鲁西标段400MW项目、武汉白沙洲水厂4.06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等小型项目亦参与招标。
二、价格走势:TOPCon均价微涨,行业反内卷成效显现
整体价格区间
10月光伏组件投标价格区间为0.64-0.813元/W,均价0.72元/W(中国能建17GW集采项目数据)。
最低价:江苏江东光能以0.64元/W中标铁塔能源湖南省分公司基站项目。
最高价:湖南红太阳以0.813元/W中标武汉白沙洲水厂分布式项目。
技术路线分化
TOPCon组件:投标价格区间0.673-0.747元/W,均价0.715元/W,较年初微涨,反映成本支撑与行业反内卷政策推动。
HJT组件:投标价格区间0.716-0.785元/W,均价0.735元/W,价格高于TOPCon,但市场份额较小。
BC组件:投标价格区间0.716-0.754元/W,均价0.739元/W,主要应用于中国能建集采项目。
政策与成本影响
10月10日,两部委联合发布《关于治理价格无序竞争 维护良好市场价格秩序的公告》,明确禁止低于成本价的恶性竞争,推动组件价格止跌回升。
上游硅片、电池片价格近期出现下跌趋势,但TOPCon组件价格仍保持稳定,反映行业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支撑。
三、交货期与市场趋势:短期交货为主,四季度需求存疑
交货期集中
10月中标项目交货期多集中在10-11月,以短期、分批次交货为主。
河北交投张北县、尚义县、康保县项目统一规划交货节奏,第一批200MWp组件于10月交货,剩余部分于11月交货。
山东华电200MW HJT组件要求最终到货时间不晚于11月15日。
四季度需求预测
国际机构伍德麦肯兹预测,2025年第四季度组件价格涨幅将达9%,2026年仍将持续攀升。
国内市场:终端需求疲软,分布式环节询单量增长但实际成交较少,集中式采购环节多个大型项目迟迟不落地,市场持“保守观望”态度。
海外市场:受国内需求低迷影响,多家厂商表示四季度将着重关注海外市场,头部企业海外出货比例预计拉升至50%以上。
四、行业影响与展望
反内卷政策成效
组件投标单价已连续两月大幅回升,当前集中式市场价格已高于2024年同期,低于成本价的恶性竞争现象得到遏制。
行业从“价格战”转向“质量竞争”,TOPCon组件因效率与成本优势成为主流选择。
未来挑战
上游原材料价格下行可能削弱组件价格支撑,头部品牌TOPCon组件在分销市场成交价已下降0.01-0.03元/W。
国内需求复苏仍需时间,海外市场或成为主要增长动力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