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核心数据
光伏装机规模
截至2025年6月30日,浙江省光伏装机容量达5947万千瓦,较去年同期增长53.4%,超越煤电成为省内第一大电源。可再生能源占比
同期,浙江省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为8567万千瓦,占全省电源总装机(1.65亿千瓦)的比重超过50%,标志着能源结构转型取得重大突破。新能源装机增长
2025年1月底,浙江省新能源装机容量已达5908万千瓦,占比近四成。
风电与光伏合计装机5596万千瓦,成为电源装机增长的主力军。
二、光伏成为第一大电源的驱动因素
政策支持与规划引领
浙江省通过“风光倍增”工程等政策,明确将光伏作为能源转型的核心方向,推动分布式光伏与集中式电站协同发展。
2025年计划新增风电光伏装机600万千瓦,进一步巩固光伏主导地位。
技术进步与成本下降
光伏组件效率提升与成本降低,使得光伏发电在经济性上具备竞争力,吸引大量社会资本投入。
分布式光伏在工商业屋顶、居民住宅等场景的广泛应用,加速了装机规模扩张。
电网接入与消纳能力提升
浙江省电网建设持续加强,2025年计划投资超450亿元用于输变电工程,提升新能源并网与消纳能力。
配套储能设施的完善,有效缓解了光伏发电的间歇性问题,保障电力供应稳定性。
三、可再生能源占比超五成的意义
能源结构优化
可再生能源占比突破50%,显著降低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,减少碳排放,助力“双碳”目标实现。
光伏与风电的互补性,增强了电力系统的灵活性与抗风险能力。
经济与环境效益双赢
光伏产业带动就业与经济增长,形成从组件制造到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。
减少空气污染与温室气体排放,改善生态环境质量。
示范引领作用
浙江省作为经济发达省份,其能源转型经验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可复制的模板,推动全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四、未来展望
装机规模持续扩大
根据规划,到2030年,浙江省风电光伏装机将达8000万千瓦,进一步巩固可再生能源主导地位。
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
聚焦高效光伏组件、智能运维等关键技术,提升光伏发电效率与可靠性。
推动“光伏+”模式创新,拓展光伏在农业、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场景。
区域协同与市场机制完善
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在新能源开发、电力交易等方面的合作,构建跨区域绿色能源体系。
完善绿证交易、碳市场等机制,激发市场主体参与新能源建设的积极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