陕西可再生能源三年计划是指陕西省发改委印发的《关于印发陕西省可再生能源发展三年行动方案(2024—2026)的通知》中所规划的一系列目标和措施。以下是对该计划的详细解读:
一、主要目标
装机规模:到2026年,全省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8500万千瓦,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5%以上。
发电量:年发电量达到1000亿千瓦时左右,年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突破3000万吨标煤。
消费占比: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超过16%;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占比达到35%,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占比达到30%;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占全社会用电量增量80%左右。
外送能力:新能源电力外送能力力争达到400亿千瓦时,具备130亿千瓦时以上可再生能源电力外购能力。
二、重点任务
大力推进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化发展:
每年竞争配置10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建设规模,确保项目接替有序。
到2026年,建成榆林2000万千瓦级、延安和渭南1000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,以及全省20个100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发展示范县。
结合光伏用地政策,依托毛乌素沙地和陕北黄土高原地形,建设千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,其中光伏治沙方案资源量达30吉瓦以上。
因地制宜发展地热能和生物质能:根据当地资源和环境条件,合理规划和开发地热能和生物质能资源。
提升跨省区可再生能源电力互济和外送能力:加强与其他省份的能源合作,提高可再生能源电力的互济和外送能力。
扩大跨省区可再生能源电力交易规模:积极参与国家能源市场建设,扩大可再生能源电力的跨省交易规模。
大力推动新型储能设施建设:到2026年,全省建成新型储能装机达到200万千瓦以上。
加速抽水蓄能项目建设:到2026年,全省在建抽水蓄能突破1000万千瓦。
持续推进火电灵活性改造:提高火电的灵活性和调峰能力,为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和消纳创造更多空间。
三、保障措施
政策保障:研究论证新建能源通道,加强用地用林用草政策保障,明确细化相关标准,加强要素保障。
技术保障:推进隆基高效BC电池产业化及量产,加大对钙钛矿电池等关键技术的支持力度,争取早日产业化。
市场保障:完善适应可再生能源参与的市场交易机制,鼓励发电企业与用户签订多年期合同。扩大风电、光伏及丰水期富余水电交易电量规模。
绿证核发和交易:落实绿证核发全覆盖工作部署,提升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建档立卡比例。加强可再生能源绿证交易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,扩大绿电(绿证)在节能降碳、出口、产品标识等方面的应用场景。
综上所述,陕西可再生能源三年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和目标,推动陕西省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高效利用,为构建清洁低碳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贡献力量。